第五屆兩岸三地華語尼采學術研討會議程表
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
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
議程表
會議議程:(申請時應另附擬發表之論文摘要)
本次會議會包括13場次的學術論文發表,發表人包括:台灣學者8人、來自中國大陸學校的學者4人、香港學者1人;會議議題如下:
會議議程表
11月29日(五)
|
||
09:30-
09:45
|
報到
|
|
09:45
10:00
|
開幕致詞
李光華 (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)、李瑞騰 (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)
|
|
10:00-
11:30
|
第一場論文發表
(文學院大講堂)
與談人:吳俊業 (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、哲學研究所 副教授)
|
|
|
發表人
|
題目
|
10:00-10:30
|
陳懷恩
(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
副教授)
|
《歡愉的科學》─尼采書寫風格從斷簡到詩的轉折
|
10:30-11:00
|
孫雲平
(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
教授)
|
顛覆理性的說理─尼采在《歡愉的科學》中對理性的運用及其限度
|
11:00-11:30
|
與談及討論
|
|
11:30-
13:30
|
午餐
(參觀國立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)
|
|
13:30-
15:00
|
第二場論文發表
(文學院大講堂)
主持人: 黃麗綺 (輔仁大學哲學系 副教授)
與談人:陳懷恩 (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 副教授)
|
|
13:30-14:00
|
劉滄龍
(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
教授)
|
非主體的自由——尼采與莊子的跨文化思考
|
14:00-14:30
|
黃雅嫺
(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
助理教授)
|
尼采的《快樂的科學》中的真理、風格與女性問題
|
14:30-15:00
|
與談及討論
|
|
15:00-
15:30
|
Coffee
Break
|
|
15:30-
17:00
|
第三場論文發表
(文學院大講堂)
主持人:陳懷恩 (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 副教授)
與談人:劉滄龍 (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教授)
|
|
|
發表人
|
題目
|
15:30-16:00
|
趙千帆
(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
副教授)
|
尼采與法蘭克福學派關係初探
|
16:00-16:30
|
李晏佐
(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博士後研究員)
|
新尼采與新啟蒙—尼采與後現代的繼受關係
|
16:30-17:00
|
與談及討論
|
|
17:00-
17:15
|
Group Photo
|
|
17:30-
19:30
|
晚宴
|
11月30日 (星期六)
|
||
09:30-
11:45
|
第四場論文發表
(文學院大講堂)
主持人:張旺山 (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教授)
與談人:楊婉儀 (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副教授)
|
|
|
發表人
|
題目
|
09:30-10:00
|
張文濤
(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)
|
查拉圖斯特拉的啟蒙
|
10:00-10:30
|
黃國鉅
(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學系
副教授)
|
尼采與19世紀德國言語言哲學
|
10:30-11:00
|
吳俊業
(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、哲學研究所
副教授)
|
道德的問題化─尼采的文化批判之路
|
11:00-11:40
|
與談及討論
|
|
11:45-13:30
|
午餐
|
|
13:30-
15:00
|
第五場論文發表
(文學院大講堂)
主持人:嚴瑋泓 (東海大學哲學系 副教授)
與談人:張旺山 (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教授)
|
|
13:30-14:00
|
林薰香
(東海大學哲學系
副教授)
|
永恆回歸的時間問題
|
14:00-14:30
|
楊婉儀
(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
副教授)
|
從惡與倫理談尼采的未來哲學
|
14:30-
15:00
|
與談及討論
|
|
15:00-
15:30
|
Coffee Break
|
|
15:30-
17:00
|
第六場論文發表
(文學院大講堂)
主持人:鄭喜恆 (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)
與談人:嚴瑋泓 (東海大學哲學系 副教授)
|
|
|
發表人
|
題目
|
15:30-16:00
|
葉然
(廣州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中國語言文學系特聘副研究員)
|
尼采與阿里斯托芬筆下的悲劇競賽之對比
|
16:00-16:30
|
余明鋒
(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)
|
上帝之死:一個歷史哲學命題
|
16:30-
17:00
|
與談及討論
|
|
17:00-
17:15
|
閉幕
|
|
17:15-
17:30
|
Group
Photo
|
|
17:30-
19:30
|
晚宴
|
訂閱:
文章 (Atom)